首页>历届盛况>佳作展台

魏 铼:穿越千年(五届现场决赛特等奖)

2018-11-02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
分享新闻到:

timg_副本.jpg



穿越千年——我的殷墟之行

魏 铼(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一)

等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后,我和父亲终于乘上了回家的最后一趟汽车。天似乎黑下来了,却又摆出一幅不想黑得太彻底的样子,就这么朦朦胧胧地黑着……如同商王朝那段朦胧的历史,如同龟甲牛骨上那些模糊的文字,如同殷墟所透露出的那些含糊不清的信息——我就这样迷茫地离开了安阳,离开了殷墟,离开了中华文明当年从懵懂中醒来的这片土地……

由于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殷墟博物苑和殷墟王陵遗址免费开放一个月。我和父亲赶在活动结束的前一天挤进了这昔日的都城。可事实是,这都城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你若是单纯想一睹一座历史古城的庞大尊荣的话,殷墟恐怕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地下博物馆才是殷墟博物苑的精华所在。那些地上遗址的仿制品与地下保存的文物相比,犹如一件生日礼物的精美的外包装纸,谁会只看重包装纸而漠视生日礼物呢?

远远地看,这博物馆的地上建筑就像一件青铜器。它明确而严肃地反映着那个时代的主题。青铜,是这个地下商都昔日辉煌的最明晰的体现,也是我们对大邑商文明最清晰的印象。

首先吸引我的,是博物馆的入口,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殷墟博物馆通向地下的阶梯走廊设计得极为巧妙,参观者沿着形走廊一步步深入到地下展厅时,似乎被卷进了时间的涡流中——走廊的起始处刻着当代字样和“2006,走下去便是现代近代”……随着脚下一级级降下的台阶,台阶边公元纪年的数字逐渐减小,小到变成负数(公元前),尔后数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脑子里闪现的是——皇权的更迭、舞动的霓裳、战马的嘶鸣、盛世的歌赋、硝烟中猎猎的旌旗……

终于,走到走廊的尽头,那是周王朝的开始:公元前1045年。

我走进了青铜时代

我理解余秋雨先生看到金字塔时的震撼,因为我们的文明相对较晚;我也理解他审视耶路撒冷时的悲悯,因为我们的文明相对孤独;我唯独不能理解他和许戈辉在希腊神庙的石柱林间找到拜伦名字时的欢快喜悦,因为我更喜欢看到我们自己的文明碎片。

在展厅里,当看到玻璃展柜中的那些文物时,我是怎样惊喜和激动啊,就像搬家时意外地看到遗失多年的儿时玩具或照片,又如同转世灵童辨认出前世活佛的遗物——这些物品似乎就是我的!也许那一段中华文明的童年记忆就融化在我的血液里,随着文明基因的传承而永存不朽。

我把眼睛几乎贴在展柜的玻璃上,才能看到那些青铜器上头发丝般清晰的纹路。那些纹路和图形常常引发我许多回忆和联想。有一个圆鼎的图案,由旋转的花纹组成:两个一大一小的同心圆,大圆上是五个均等的“6”字包围着里面的小圆形。外面的大圆是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里面的小圆可是一切物质、能量的源泉和核心?也许,它只是一个图案,起初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一旦它不断地复现,就成了文化或美的象征。正是这些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的艺术和历史。

殷墟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地方。当我看到那些整齐的甲骨文和旁边的现代汉语译文时,我感到汉民族是如此幸运——时隔三千多年的文字仍然能够解读。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一样成为难解的迷。希腊克利特岛的线形文字连今天希腊的专家们也看不明白。巴比伦时代的楔形文字,终于被20世纪的考古学家翻译出来,但这些文字绝不是今天伊拉克的文字的源头。只有汉字如此长寿,甲骨文与我们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汉字的生命力维系着华夏文化的生命力。那一块块甲骨残片,如同一把把文明的钥匙,它能开启上古历史的大门,也能解开华夏文明的诸多奥秘。

从小学起,我们用过的美术课本、社会课本、历史课本,都出现过司母戊方鼎。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它是顶级国宝,可有几人亲眼见过它呢?我,是这少有的幸运者之一!

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时刻,原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方鼎重新回到它的发现地,在殷墟博物馆展出。

面对这真实的司母戊方鼎,我实在不知道怎样描述它。我的心里非常矛盾,一会儿觉得自己词汇如此有限,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它;一会儿又不断迸发一组组矛盾的单词:复杂/简约,质朴/野性,神秘/明晰……从那庄严的造型、那精致的图案,能让你看到东方式的美;那饕餮血盆般的大口、那两虎相向争吃人头的形象,又让你看到野蛮时代的恶。我知道,这大方鼎是世界青铜文化中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它在中国铸造工艺史上、在中国美术史上、在中国古文字史上,几乎都是代表作。可是,让我总也忘不掉的是鼎上铸的那贪婪的眼神、那狰狞的面孔。

就在青铜展厅里,我还看到了一个制作精美的甗(yǎn)。在甗的内部,看到了一个如同土块或是石头的类球形的东西。一个用来蒸煮食物的炊具里,在经过冲洗清理的文物展品里,为何还会出现土石?看了一眼旁边的介绍,原来是人头!里面蒸煮的是一颗他族首领的人头!

在殷墟王陵遗址,我看到太多的殉葬者的尸骨:一排排堆积着少则几十具,多则数百具尸骨的人殉坑,它们与成堆的礼器一起,被凌乱地叠放着,这些奴隶和俘虏的骨架大都散碎,或四肢不全,或身首异处……

这就是殷墟的文化——一半是文明,一半是野蛮。一边是恐怖的人殉炕,一边是象征着发达生产力和礼仪制度的巨鼎;里面是血淋淋的人头,外面是美轮美奂的甗……从青铜时代的文明与野蛮,我想到当今时代的现代科技和恐怖袭击;从殷墟殉葬的一堆堆骷髅,想到20世纪法西斯制造的万人坑……人类究竟走出野蛮时代了吗?司母戊方鼎沉重而沉默地伫立在展厅里,不说一句话。

汽车离殷墟越来越远,窗外迎面而来的汽车灯光在我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灼烧般的光痕。我被一系列问题困惑着,总是没有答案。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去寻访寻访我们文明的源头吧——像殷墟,那是很有意义的。虽然它未必能让我们变得多么深刻,但至少能减少一些消费文化带来的轻浮。

(指导老师:宋惠卿)

点评:本文作者善于在对比和映衬中观察、思考,诸如现实与历史、文明与野蛮、自身与他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等。在消费文化带来的轻浮成为时尚的今天,作者这种寻访我们文明的源头的思想之旅尤其值得称道和提倡。本文获第五届特等奖。


更多阅读
  • 夏瑀:不能被看见的人(第二十届叶圣..

    2023-12-22

    许乐站在楼梯口再次伸出手,想要拍拍路过同学的肩膀:“同学,请问——”她的手穿过了他的肩膀,那个同学却是毫无感.. 查看详情
  • 琼瑶(第二十届叶圣陶杯省赛获奖佳..

    2023-12-22

    琼瑶,表美玉,喻白雪,亦喻诗文。 琼瑶,上声连读,读起来好听。仿若指尖凝脂的柔肤,仿若穹下大漠的驼铃。 琼瑶,如罗.. 查看详情
  • 张成长:牵丝戏(第二十届叶圣陶杯省..

    2023-12-22

    我十八岁生日的愿望是摆脱老皮的控制。 老皮既是我的师,也是我的父。 但我从来不喊他师父,我和所有人一样,喊.. 查看详情
  • 韩熙瑶: 平淡之美(第十九届叶圣陶..

    2023-12-22

    世间的美千姿百态,不同的人对于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我则钟爱于平淡的美。我有一个尚幼的妹妹。 小时候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