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文视野

鲁迅和《呐喊》

2020-09-28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
分享新闻到:



鲁迅(1881.9.25—1936.10.19),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扶持了大量的文学青年,其中包括萧红和萧军。

 

鲁迅和《呐喊》

/ 李新宇

 

作品影响和评价:

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

《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于 1923 年首次出版,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其中《狂 人日记》《孔乙己》《阿 Q 正传》等文章皆为鲁迅的代表作。此书也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位。

《呐喊》的创作背景

如果细细推敲《呐喊》的由来,还得从《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向鲁迅约稿谈起。

《新青年》创刊是在 1915 年 9 月,很多人说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之一,而鲁迅从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看到“新世纪的曙光”,受到极大鼓舞。鲁迅深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救中国。

钱玄同说:“你先来试试喊两嗓子吧。”鲁迅也相信只要能有人先行“大嚷”起来,就有“希望”唤醒那些依然“沉睡”“熟睡”的人们,就有毁坏那关着“熟睡”人们的、黑暗的“铁房子”的希望这就是鲁迅开始写文章的由来。

1918 年 5 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短篇小说,1923 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创作的15篇小说辑成《呐喊》,其中《不周山》是历史故事翻作,再版时收入《故事新编》中。

鲁迅曾说自己的这本小文集是受了钱玄同的“命令”写来的,所以钱玄同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也不啻为“将军”一样的人物:“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因而,《呐喊》是听革命前驱将令的作品,也就是服从于五四反帝、反封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遵命文学”。

 

与鲁迅有关的五个故事

1.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先生先学矿路,再学医学,最后弃医从文,可谓半路出家。然而鲁迅一登上文坛,就写出了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有人称赞鲁迅是天才。

鲁迅先生感慨地说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2. 鲁迅理发

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看起来很邋遢,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完发后,鲁迅先生从口袋里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头也不回地走了,数目远远超出他应付的数目。理发师乐开了花。一个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钱的顾客,很认真仔细地给他理发,直到鲁迅满意为止。

谁料想鲁迅先生认真地把钱数了数,一个铜板也没有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 先生笑着说:“上回嘛,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理发,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先生道歉。

3. 辣椒驱寒,深夜读书

鲁迅上学时,成绩优秀,所有学生中只有鲁迅获得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用这个钱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从那以后,每当冬天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冒汗、 睡意全无。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4. 爱书情结有目共睹

鲁迅很爱护书,有同学去借书,他会嘱咐看书时要爱惜书籍。那时的书籍多为线装本,如不爱惜,破损严重。后来发现同学看完,书籍总会有些破损,他索性购置了一些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至今,在鲁迅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都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

5. 鲁迅先生坚称自己并不是文学家,而是先行醒过来的“呐喊者”

鲁迅在思想意识上、白话文运用上都是文学青年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却谦虚地说不可将他看成文学家。他说自己充其量是在铁屋子里(把当时的中国比作铁屋子,没有门和窗)睡觉的人们中先行醒过来的几个人之一,为了叫醒正在睡觉的同伴,大家一起来自救,所以振臂高呼了几声,算是“呐喊”吧,目的在于叫醒众人,不至于沉睡过去再无生还的可能。

 

《呐喊》名篇解读

一、关于《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示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而所谓“仁义道德”其本质是吃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最先觉醒的叛逆者和革新者形象。“狂人”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性格符号,是作者鲁迅运用双层建构的特殊艺术方式塑造的具有“双象性”特点的艺术形象。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方面的确有着生理和心理病态,是一个受迫害致狂的精神病患者。另一方面,“狂人”又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反封建的“精神界战士”、独醒的清醒者。

两种层次的艺术形象在“吃人”这一核心点上互相扭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形成艺术叠影,将“病狂”和“清醒”统一起来。

二、关于《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善良而诚恳的知识分子,然而被封建思想所毒害。他从科举的阶梯上跌落下来,又不屑于同劳动者为伍,成为不上不下的“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因穷而偷,由偷而被打断腿,最后悲惨地被黑暗社会所吞没。

孔乙己被封建意识腐蚀,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没有觉悟,不思振作,却还拘泥在陈旧知识带来的自恋感觉里,故步自封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鲁迅虽对他寄以无限的同殉葬者而沉痛鞭挞。

三、关于《阿 Q 正传》

《阿 Q 正传》中的阿 Q——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他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

鲁迅后来曾经说过 :阿 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现在阿 Q 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是其最为典型的性格: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了劳动的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

另一方面,阿 Q 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游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阿 Q 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

四、关于《故乡》

《故乡》中的闰土——为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借助于三个对比,透过肖像、衣着、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里闰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的多灾多难、凄苦悲凉的厄运。

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天真、勇敢、机智、无忧无虑、聪明伶俐,且饱含着生命力。而三十年后,中年闰土变得呆滞、麻木、沉默、迟钝、早衰、自卑。

 

《呐喊》的独特艺术特色概括

1. 人物创作手法体现出了多样性

首先作者善于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来塑造典型形象。作者鲁迅说他笔下的人物全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些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完全发表自己的意思为止。

典型化的方法,既表现了人物的共性,即对一类人的思想性格的艺术概括,又重点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1. 运用“画眼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画眼睛”和白描手法的运用重点在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细节特征进行描写,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就揭示了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征。寥寥数语,就写出孔乙己偷书之后的羞愧和自我掩饰。

    “画眼睛”和白描的手法使描写精确而又含蓄传神,文字凝练而又意蕴无穷。

    3. 借鉴西方表现手法,挖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人物

    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感觉、幻觉、潜意识等,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灵魂。典型的如《狂人日记》通篇都是近乎意识流的内心独自,在颠倒时序的同时细腻深刻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总的来说,《呐喊》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但在客观的叙述之中也能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感情。可以说是在坚持现实主义手法的同时,作者又敢于大胆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来作为现实主义手法的补充,既丰富了小说表现艺术的内涵,又扩充了小说表现生活、思想内容的容量。

  2. 作品结构样式上体现出多样性

    1923 年茅盾评价《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其小说大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几个生活场面、片段连缀而成。但在叙事方式上,有第一人称的,也有第三人称的;在行文顺序上,有以顺序为主,也兼有倒叙的;在行文线索上,有单线发展的,也有双线交织的。在小说体式上,则更加多样。”

    5.《呐喊》风格独特,喜剧与悲剧交融的典范

    《呐喊》真正做到了以生活为本,以人为本,自然地呈现出创作的文学观念。美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所创造的“含泪的微笑”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悲喜剧风格交融的经典。

    鲁迅在《呐喊》中所创造的悲喜剧风格交融与之相比毫不逊色,既为民族文学开辟了新的独特的风格境界,又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学,水乳交融、不着痕迹、浑然天成、含蓄蕴藉。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鲁迅的小说语言在白话文使用的初期,为其他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范本 :精练生动、幽默传神,却又朴实无华,和周边环境与人物身份非常和谐,这无疑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更多阅读
  • 复旦附中名师追寻语文教学之道..

    2024-04-01

    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其实是因为一连串的意外,在我小的时候,是万万想不到自己将来会从事这个行当的。.. 查看详情
  • 郭娟:卞之琳的诗文与青春往事..

    2024-01-12

    卞之琳的诗,是让人着迷的一个谜。诗都不长,字句端丽明白,意涵幽远,似乎感受到什么,却又迷蒙着,不可清晰道出。如眼.. 查看详情
  • 铁凝 : 锤炼语言,不能光说不练..

    2023-12-15

    当我们具备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也有意识地去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对理解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 查看详情
  • 蒙曼:诗歌赋予人们感知美的能力..

    2022-12-23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打破“次元壁”,圈粉不少年轻人 。在网上,也有不少人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