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佳作
-
07-132021
走不尽的家国征程(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趁着三月的第一缕春光,我跟随爸爸来到了乡下爷爷家。自从进入高中后,我便很少有机会到乡下看望爷爷,这次机会难得,我已在心中做足了要接爷爷去城里新家的打算。
-
07-052021
好印象(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他以为喝他血的,凉他心的,是人无止境的自私和贪婪,可真正将他蚕食殆尽的却是他自己的心,他的虚伪! 他怕了,怕自己不再是自己,怕他的心再一次将他领向歧路,成为另一个人。
-
07-052021
老冯的家国故事(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微风吹过发间,这位老者依旧眯起眼睛瞧着太阳,仿佛在回忆那几十年前的峥嵘岁月。眨眨眼,我分明看到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英姿飒爽,昂首挺胸地走来。
-
06-212021
黑板留日月,余生且慢听(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天下之事,莫不都有纵横尺度。擦黑板,亦然。其中道理文章,也算得上枝桠交错。从前,擦黑板主用板擦,或模板硬毛,或薄壳软布,正如各种兵器有各种用法,板擦也需要“区别对待”。
-
06-212021
盛的是粥,是烟火气,更是一份开阔心境(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雪夜。盛粥。 窗外,人间为夜色所倾,浸透了暗哑黯淡,只留得几家灯火,停泊其间。映着天地间茫茫的飘雪,曳出模糊光影,扑簌之间,浪漫又凌厉。
-
06-162021
做一只有灵魂的碗,盛一碗生活的哲学(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做一只有灵魂的碗,盛一碗生活的哲学(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
06-162021
唯变化未变,唯爱国不变(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回望近代中国这百年风雨历程,从泥泞小道到康庄大道,一百多年过来,千千万万的路也竟汇合交织成了中国结般,铺设在华夏百花园之中,恣意绵延。唯变化未变,唯爱国不变。
-
06-162021
擦黑板擦出火花(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写个不停……”我哼唱着一路小跑,直奔学校。 我一直坚信,是因为我数学不好,才直接导致我对时间的估算能力如此差劲——没错,我又迟到了。
-
06-162021
心府无私为家国(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厨房里炖鱼的香气和窗棂里渗进来的余辉一并在客厅里洇晕着。年幼的我和我哥在地上扭作一团,掀起金色尘埃在半空舞动。 “好了好了,都多大了,还皮成这样。” 这话不管用。我和我哥的拳脚之争依然难辨胜负。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
-
06-072021
芳林粥铺(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老街改造过后,浓重的商业气息像丛生的藤蔓一般迅速占领了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我已经有两年多的光景没再去过街角的芳林粥铺。如今再去的时候,没想到它依然存在:它像一枚破损斑驳的铜钱一般古老,又像一株携着远古气息的野草,孤独地面对着商业时代的疾风狂雨。
-
05-242021
盛 粥(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粥是个体,亦是共同体。小米、百合、薏仁、莲子、红枣……各具特色的食材共同构筑成一碗粥的存在。多元在碰撞、激荡、交融,最终升华成完整的一体。是个人与社会在交汇,是中华与世界在共筑,是整个星球上的万千人类情感、思想、文明在共振,闪烁燃起大同的星火。
-
05-242021
黑板上的十二班(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记得第一节语文课,曹妈妈在黑板上写下“时光”,每一段时间里,都有人像光一样照进来,十二班就是时间里的光,而黑板,承载了时间,黑板上的十二班,就是我的时光。
-
05-182021
熬 粥(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一直以为,在所有食物中,粥是最具灵性的。 粥,可如名士美人,相与出尘。 粥,亦可如柴米夫妻,居家度日。
-
05-182021
擦黑板(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老吴话音未落,读题的“嘟囔”声便如一团蒸汽笼住了整个班级。“嘟囔”是老吴用方言自创的数学学习法,其精髓在于自己给自己读解题步骤,顺思路,但这个工作呢,老吴一般不舍得拿出他宝贵的上课时间来给我们做,而是鼓励我们用“宝贵的”课余时间来做。
-
05-182021
祭 拜(十八届叶圣陶杯决赛佳作)
威严的墨色石碑,矗立在广袤的黄土地上。凛冽的朔风扫过,摧折遍地枯草,送来一缕渺远又凄厉的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