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政:我所理解的文学教育
2024-08-27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语文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已经好多年了,但对什么是“语文”在理解和认知上至今还不一致,有说语文就是语言加文字,有说语文就是语言加文学,通行的说法是口语和书面语。这些理解其实都含有文学。因为语言和文字都与文学相关,文学就被称为语言的艺术。文学的主要形态和呈现方式就是用文字书写成的作品,也可以口语的方式来呈现。所以,不管对语文怎么理解,文学教育都是这门课中重要的部分。
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是很复杂的实践性课题,它与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比如社会的氛围,民族的传统,时代的风尚,都会影响到文学教育的开展。对一个崇尚文学的民族来说,文学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而一个功利至上的社会,显然不利于文学教育,至于应试教育几乎可以说与文学教育为敌。这个话题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我们今天还是在学校教育的范围来说说“理想的文学教育”,这毕竟是我们自己可以尝试和努力的。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文学教育呢?
理想的文学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学习文学
这点被我放在第一位,文学教育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文学,从生活中发现文学之美。文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根在生活当中。我时常喜欢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高质量的语文生活,这高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文学的存在、文学的因素和文学的成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发现纯粹的化学元素,很难见到真正的糖、盐和味精,这些化学元素与化学品都是从许多物质中提炼加工出来的。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与此相仿佛。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我认为不能仅仅去吃别人加工好的盐、糖等化学品,也要成为是盐的加工者、糖的加工者,做许多化学元素的提炼者。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做文学的享用者,而要争做创造者。如果我们培养的只是读者,他们只被告知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只会文学阅读、文学欣赏,这是不够的。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今天参加语文课程主题活动,很有收获。我看到,我们学校语文课改设定目标中就有这些内容,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与发现。把发现创造放在我们文学教育中,首先就是让孩子们去发现体会生活中的文学因子。这些文学的因子虽然不是成型的文学作品,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它们,他就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对我们的老师来说也是如此。今天观摩了两堂微课,有许多感触。今天讲的不是教材里的课文,如果也不是课外读本,而是老师自己写的作品就更好了。比如把今天课上的诗作换成老师的作品,你就和学生们说,今天大家一起来看我写的诗,看看老师写的诗怎么样,好不好?我想学生一定很兴奋,很投入。你让孩子们去评价、去作点评,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哪一句、哪个字不对,然后一起琢磨一起修改。这种一起研究从生活中得来的新鲜的文学文本很重要,它让学生觉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商量的,是可以重新发现的,我们有责任有能力让它更好更完美,从而激发起学生创造的欲望,而不是面对一个封闭的文本,只能说好,不能改变。当然我并不是主张老师们都去课堂上讲自己的作品,只是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要让孩子从生活中发现和寻找文学,老师就要榜样在先。要让孩子们感到,老师每天都在发现生活,琢磨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表达生活,进而得到启发,加以学习。这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人优秀的语文品质,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要倡导的人道主义,也就是热爱生活,参与生活,进而享受生活,然后再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表达生活。老师写下水作文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要给学生树立这方面的模范。
要让孩子成为发现生活中好语言的有心人。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从生活中去发现。现在孩子都是从课堂到家里,再到兴趣班辅导班,完全是从课堂到课堂,从课本到课本,唯独忘了课堂的根本还是在生活。在生活当中发现文学,这才是文学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地方。当然,我们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要培养发现生活、享受生活的人,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不断地从生活的平凡之处发现不平凡的美。为什么相似的生活环境中有的人快乐,有的人就过得无聊呢?原因之一就在于有的人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使枯燥的生活变得有趣和精彩。为什么我提倡高质量的语文生活,为什么我说语文课与人道主义相关,道理就在这儿。
让文学滋养人生,从文学中获得教益,明白道理
文学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就是滋养人生,使我们的成长获得更多的帮助。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文学教育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你所教授的文学作品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用处?像今天两节课就很重要,也很有用。高洪波的诗《像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讲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我很想与执教老师聊一下你对战争、和平、英雄主义的理解,你对当今社会高涨的民族主义持什么态度。这些当然不会在课上讲,但关系到你对作品的态度,关系到你对文本的处理方式。这堂课前面讲得很完整很充分,作品的前几个小节都是在说反对战争,要和平,要享受春天,但诗的最后一节才是重点。作者没有说不要打仗,而是祈求在战火中能给孩子安宁,能在战火中安放孩子们的课桌。如果只讲前面部分,就是将战争全部否定了。但战争不可全部否定,有时也不能否定,诗人想说的是让孩子们远离战争,炮火再猛烈也要让孩子们享受春天。是否完整地理解了诗作是一回事,让孩子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又是一回事。这就是我所说的让文学滋养人生,明白道理。如果换我来教,我可能会让孩子先读最后一小节,把这一小节读透,再去读前面的,让他们对战争与和平有所理解,对作者的人道之心有朦胧的认识,这对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对重大的人类文明难题有个概念是有帮助的。
第二首诗《我们要去捉狗熊》也是这样。我理解为这是爸爸设计的教育行为,甚至是一次虚拟的游戏。为什么要设计?它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什么?这首诗中描述的小河、树林、山洞都是什么?它们实际上是象征,与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手法一样,相当于它们的99座山,99条河,要实现理想,就要克服困难。作者在诗里以这样方式设计了层层困难,它不但有河,有树木,有山洞,还要让河水变凉,树林变密,山洞无光。这时候的点拨很重要,要让孩子去说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于二年级的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来说,这样做太有必要了。不要轻易否定寓教于乐,不要轻易否定文以载道,文学本身就是教育人的途径和载体。在指导孩子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让他们留心那些关键的地方,让孩子们去体会,去理解,甚至,去升华,从而获得教养。现在有些流行的说法,不要过多地去追求文学的意义,不要将文学作品变为说教,这是对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分寸。这一切是在将作品作为文学去对待的前提下,是在孩子自己的体悟玩味中接受教益。孩子们在快乐中是可以受到教育的。比如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去想我该怎么办。我想孩子们会有许多办法的。甚至对这堂课因时间问题来不及处理的结尾,孩子们也可以展开讨论。一开始那么鼓励大家去捉狗熊,而且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结果真的遇到狗熊了又说要快快地逃跑,这矛盾不矛盾?拓展开去,这可能涉及到危险教育,涉及到环保教育,都可以。文学作品的阐释是开放的,只要孩子们能从中探到教益,怎样的讨论都是允许的,我们不要预先设定目标和边界。总之,一定要把文和道结合起来,将学生心理的成长、性格的成长、价值观的形成与生活技能的获得等多方面集合起来。
人类文明史的延续,文学是参与其中的主要方式与重要力量。我们那么多的核心价值观,都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以文学的方式诠释与传播。与其把它提炼出来,一句句讲解和灌输,倒不如在文学教育中,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去体味,去涵育。运用文学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们在审美的愉悦当中感受那些价值观的必然性、合理性、历史性、经典性与不可抗拒性。
呵护童心,守护天真,培养和壮大孩子们的文学个性
不是识字就能教语文,它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职业精神与职业伦理。在语文教育的职业伦理中,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作为一个“语文人”来对待。学生不是白纸一张,他有自己的语言天赋,自己的语言生活,自己的语文个性。在语文教育中,老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尽量按照学生的语文个性去帮助他学习,帮助他发展。我时常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作家们对语文老师普遍不满意?看那么多作家回顾自己的文学道路,按理说,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自己的语文老师,因为他们是与他后来的从业道路关系最近的人,但是很遗憾,这样的情况有,但实在太少,相反,抱怨语文老师,抱怨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学校语文学习,埋怨写作文的却非常普遍。这是什么原因?我以为大概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以文学的方式去讲文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文学的本性。许多老师忽视、湮没甚至伤害了孩子的天性、童心、文学个性。
仔细研究那些作家对语文教育的抱怨,对他们能成为作家真的感到庆幸,不恰当地说,简直可以把语文老师、语文教学跟作家的关系描绘成屠夫与幸存者的关系,渔夫与漏网之鱼的关系,猎人与脱逃动物的关系。好的语文老师,具有文学敏感的老师是能够发现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是能够发现孩子不同寻常的文学天赋的。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发现班级每个学生不一样的语文个性,他们对文字不同的敏感。更应该了解学生的表达习惯,不管是书面还是口头。为什么有的学生对名词感兴趣?为什么有的学生动词常常用得“不准确”?有的学生为什么句子比其他人写得长,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这些不同的语文表达习性,就是学生对语文不同的感觉。既是他语文环境、日常语文生活的表现,也是他生理和心理的特性在文字表达上的投射。这些现象其实在语言心理学上都已经有描述,有解释。从这些习惯上是可以看得出一个人对于文字、对于文学不同的审美、认知与感觉。所以不要轻易将语文教育标准化、格式化,甚至,不要轻易说孩子用词不当,语句有毛病,更不要随意批评孩子的作文一塌糊涂,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对于课文的质疑。千万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去对待在你看来孩子在语言学习中所犯的每一个“错误”。以今天学习的诗歌来说,它们都不是一字不可改的经典,孩子们完全可以对它进行改写,而且可以写得更好。从文学角度说,没有什么对与不对,只有好与不好,美与不美。除了学校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老师还应该对孩子学校以外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他们的语文环境,他们的家庭背景,文化传承,课外阅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学生作为一个语文个体的丰富性与个性,也才能真正地担负起呵护童真、培养个性的责任。我知道这样做也许会很辛苦,但我建议老师们能做多少做多少,如果通过你的努力,能让一些孩子保持了天真、个性、童心,真的是功德无量,它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孩子是否保持了个性,葆有创新的潜质,而且给了孩子这样的理念,即尊重个性、尊重个人比什么都重要,而这,恰恰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素质。
总之,语文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给予,倒不如说帮助、呵护、培育和关心,是为了让一个人不受拘束和伤害,自在、健康、完整地成长。
热爱母语,融入母语,守护诗性家园 文学教育离不开语言,现在对母语教育强调得也很厉害,我只想提一些建议。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母语的伟大。俄国学者乌申斯基说:“人类一代一代地把深刻的内心活动的结果,各种历史事件、信仰、观念,已成陈迹的悲哀与欢乐,都收入祖国语言的宝库中,——简言之,精心地把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痕迹都保存在民族语言中。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和最高尚、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民连接成一个伟大的、历史的活生生的整体。”这基本上把母语意义讲出来了。但现在母语的生存受到了挑战,人们一方面还在使用母语,但另一方面又在糟蹋母语。孩子们从小受到这种情形的影响,让人担忧。学校的语文教育要承担起维护母语的职责,途径之一就是让孩子接触母语经典,让他们知道母语的伟大与尊严。 要在文学教育中让孩子紧密地与语言在一起,与母语在一起。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要符合汉语本性。任何一个语文工作者首先要懂母语,对在座的老师来说也就是要懂汉语。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最好使自己成为一个语言学家或半个语言学家。不懂汉语而去教汉语是令人奇怪的,我常说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教语文,这与他是否敬业勤奋无关,其中原因之一是他首先不懂汉语,二是在语言上没有感觉,语言在他那里仅仅是个工具。我们许多语文老师在讲文学作品时大都在表演,或者运用许多非语言的方式,热衷于美化教学,这不好。这实际上是在掩盖他语文上的贫乏,是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语言不仅是工具,它还具有本体性。汉语本质上是一种诗性的语言,必须以诗的方式去对待,涵泳、意会、体悟。不能指望一堂课就解决教学问题,语文的习得与自我发现、自我提升是一个漫长的缓慢的渐变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慢慢地去悟。我们现在已经将传统的语文教学抛弃得差不多了,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传统教学出了那么多大师、硕儒,自有它的道理。 合乎汉语本性,就是要以文本为中心,不能用所指替代能指,不能轻易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中高年级教学,要让学生在文字本身的迁移、衍生、积累与想象中理解、感悟和创造。语文课就是要上成语文课,对此要坚定不移。繁复的设计,过多的非语文性的活动体验,频繁的教学场景的转换,都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关注、不利于对文字作品的品味与投入、不利于文字的内化。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我们要将一切事物与场景文本化,并最终转化为文字文本,因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给学生预留时间与空间,这样的时间与空间是由文字引发的无声、无言与无字的静默,是一种空白,此地无声胜有声,是有意味的空白。 还有一点许多人不理解,更不将它与文学教育联系,这就是适当的方言教育。海德格尔针对人们对方言的误解说道:“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方言是对标准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误用和歪曲。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方言是每一成熟语言的神秘源泉。一种语言的精神中所蕴含着的那些东西,都是从方言那里得来的。”相对于普通语,方言是一种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的流通、城市的扩大(对乡村的兼并),方言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所以人们已经提出来要保护方言了,而最好的保护就是在生活中运用。要知道,方言是人的文化身份的标志,方言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信息,它使我们的文化处于和而不同、既统一又有差异与个性的生态当中,语言一统一,文化的多样性就危险了。中国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就是建立在方言存在的前提下的,如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许虬的《折杨柳歌》:“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戴梓的《逢子先上人》:“乡语忽惊闻,相看是故人。龙庭二十载,不识故园春。”如果没有乡音,方言,哪还有这些作品?有学者建议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通过地方习俗、礼仪,特别是地方剧种来学习方言,我认为还可以扩大。从古至今,中国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方言写成的,用方言去阅读与用普通话去阅读,韵味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做些尝试。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文学教育,或者说我对如今文学教育的一些感想与建议。
(本文为作者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演讲录音整理)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吴思敬:少年情怀总是诗
-
汪政:我所理解的文学教育..
2024-08-27
语文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已经好多年了,但对什么是“语文”在理解和认知上至今还不一致,有说语文就是语言加文字,有.. 查看详情 -
吴思敬:少年情怀总是诗..
2024-01-22
2024年新年伊始,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南方的两家出版社一下子推出了谢冕先生的两部诗文集《昨夜闲潭梦落花》和《.. 查看详情 -
吴思敬:谈邵洵美的诗
2024-01-05
在中国新诗史上,邵洵美是一位独具特色,但又饱受争议的诗人。邵洵美的诗歌属于特定时代、 特定阶层的文人写作,.. 查看详情 -
黄发有:从史料中寻找并发现历史..
2022-11-30
秀涛的学术路子走得沉稳而端正。相信他在不断反思自己的基础上,会继续拓展,勇于探索,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查看详情
-
教育部公布2022—2025学年 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通知
-
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启事
-
教育部公布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2021学年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
-
赏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立君的散文
-
17年17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获奖精选图书出版发行
-
喜报来啦!十七届叶圣陶杯十佳小作家张天娇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
-
中国校园文学馆征集资料启事
-
《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问世
-
《中学生》杂志“新作文高中月刊”征稿启事
-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泰州溱湖成功举办
-
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山东赛点成功举办
-
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河北赛点成功举办
-
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湖南赛点成功举办
-
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决赛江苏赛点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