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届盛况>全国十佳小作家

笔随心动——小作家余雪尔

2017-09-30来源:“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唯一官方网站
分享新闻到:

余雪尔.jpg

笔随心动——小作家余雪尔

 

余雪尔,女,12岁,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曾获全国少工委表彰的首届中国“明星小记者”、第二届中国“十佳小记者”等奖项,在《中国少年报》《中学生》等报刊发表文章近80篇。2004年9月出版个人文集《雪尔的天空》(安徽人民出版社),此书荣登深圳书城少儿书籍销量排行榜第一,书城总图书销量排行第二名。她被《深圳青少年报》推举为“七彩儿童”“阳光少年”,被《深圳晚报》推举为“校园童星”。

 

>> 获奖理由

 

余雪尔小小年纪就见多识广,于是将她眼中所看、心中所感的文字流于笔端,流畅而颇具思辨力的语言,总会给人以新的感受。可贵的是,她的言语能力常常穿过年龄的界限,老练、成熟中又充满了少年的情趣。

 

>> 成长之路

 

我眼中的余雪尔

李祖文

初识——校刊小记者余雪尔

最早知道“余雪尔”这个名字,是在我和编辑部老师筹办学校文学社确定第一批小社员时。有老师提出“余雪尔”这个名字,我感到十分陌生。当其他老师给我介绍完后,我有些将信将疑: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子,应该是刚刚写一个完整片段的时候,怎么可能会经常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而且是多家少年刊物的特约小记者?正巧此时《深圳青少年报》进行小记者培训,作为带队老师,我带着学校的小记者参加此次培训。第一次见到余雪尔,她那平凡的长相,朴实的笑容,同时还有一张不愿停歇的嘴,确确实实又一次加深了我对她的怀疑。可在培训现场,她却使我大吃一惊:认真地作笔记,积极地发言,大方、睿智,面对全市几百名小记者一点也不胆怯。后来收到她写的培训感想,更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

随后,作为校刊编辑的我,陆陆续续发了余雪尔的几篇文章。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孩子在用她的童心观察着周围的世界。语言很朴实,毫无做作,不得不让我感到惊讶!

熟识——我的学生余雪尔

2003年9月,学校找我谈话,让余雪尔跳级到我教的班!我的心里有些不情愿:跳级的孩子固然很聪明,但她的知识结构总是残缺的;同时从原来环境的拔尖者到新环境的追赶者,心理的调整很重要,也很耗费时间。事实果然如此,余雪尔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事情她都不习惯:上课方式、思维方式、同学相处、学习成绩等等。她行吗?这些成了萦绕在我心头的疑问。可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的心态是如此的好:上课做好一切笔记,下课追着老师问,与同学很快打成一片,班级活动积极表述自己的看法。当我问她适应不适应时,她总是笑着说没问题。到了五年级的期中,她的各科成绩竟然都进入到班级的前十名。我不得不暗地里为这个小姑娘竖起大拇指!坚强、敢于向困难挑战——成了余雪尔跳级后前半年给我最深的印象。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对写作的偏爱与领悟——她从不无病呻吟,生活中发生的事永远是她的作文的选材。见到自己感受深的事物,第一反应不是说,而是把它付诸文字。往往一个主题她就要写几种不同思路的文章。比如,她看完美国大片《后天》,就写了谈团结、谈环保等等四个主题的文章。她的视角总是身边的事物。刚刚跳级到五年级,对班级的“班干部轮换制”和“班级裁判庭”感触很深,于是她就兴致勃勃地向《深圳青少年报》投稿,谈自己的感受,后被报社采纳并放到第一版发表。最使我惊讶的是2004年“五一”长假,本来我布置了一篇社会调查的作文,可没想到,长假后回校,余雪尔竟然交给我八篇文章,除了社会调查,其余全是她的旅游见闻和感受。我突然明白:眼前这个小女孩,已经把文章当作她表述对这个世界的最主要的途径。我们做老师的,不就是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的学生这样吗?这也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们天天在给学生讲授写作的技法,天天在为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大幅度提高而苦恼,我们为何不少讲写作技巧,多让学生关注身边真实的生活呢?

现在我真为当初同意余雪尔跳级到我所教的班的决定感到庆幸:她的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有信心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为更多的孩子有正确的作文思路提供更有益的指导。

赏识——我的朋友余雪尔

一天早晨打开手机,收到雪尔父母发来的短信,希望我能从老师的角度为雪尔挑几篇文章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看完,我心里不禁惶惶然。虽然一直在基础教育第一线上,要说准确把握现在孩子的心思,也是苦恼不已。晚上,打开邮箱收到雪尔的文章,不禁释然。雪尔在邮件里跟我讲:“我会按老师说的改进,但我对妈妈传给您的文章有些异议,因为我自己认为还有几篇很有意思,可妈妈说有点不正统,观点太偏激。但我还是想给您看看,所以今天用学校的午休时间上网传给您,请老师一定看看。如有认为比妈妈挑得好的,请老师给我再写一个推荐意见,而不用妈妈挑的,因为李老师说好的就一定不错!”雪尔虽然毕业了,从深圳到了上海,但雪尔仍然在进步中,仍然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我们的角色也悄然转化为朋友关系。

寥寥数语谈雪尔成长,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只是在这里做个记录,记的是一个老师眼里的余雪尔。

 

>> 写作自白


笔随心动 

从5岁开始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豆腐块式的文章,不知天高地厚的到处投稿。承蒙编辑老师的厚爱,居然有79篇变成了铅字。惊喜之余,便是紧张,因为不知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你的写作心得是什么?

前所未有的认真思考,发现回答这个问题比写一篇小文章要难得多。写文章就是把你生活中所见所思的记下来,不用刻意,不用做作,可以很动情,可以很热血,还可以很偏激,只要是你的发现,你的感叹,都可以真真切切地表现在那属于你的天空,属于你的世界里。

写作对于我就如阳光和空气。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怪事、奇事,或者说平淡的事,可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会让你有一些感叹,给你一些启迪,把它用笔记下来,很自然,很随意,也会很流畅,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如白描,简单而质朴,还生活的本原,创思维的净土,就如水就是水,能想到什么因人而异。不去追求过高的境界,因为我的阅历不够;不去追求太美的辞藻,因为我的功力有限;不去追求标新立异的创新,因为我的感悟不足。踏踏实实地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写着,虽然有点像流水账,但写得很轻松,写得很快乐,绝无痛苦之言。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一条细细的溪水,从一件件琐碎之事中我们慢慢地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学会如何做人。

如果有空,就会拿起笔,把昨天的感叹,把今天的偶遇,把明天的遐想,毫不保留地写给自己,写给朋友;把我的欢快,我的忧伤,还有我不断成长的心境,一起放飞在那属于我自由的天空。

笔随心动——

这就是我的写作心得。

 

>> 代表作选

 

从埃及国家博物馆看埃及的衰落

 

在非洲奔流的母亲河——尼罗河边,孕育着一个有着六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以其绚丽辉煌的历史文明让世人瞩目、惊叹,它就是埃及。

埃及古文明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织构成的全景式的画卷。要追溯这幅画卷的颜色、线条、人物及风景,就必须到闻名遐迩的埃及国家博物馆。

这座建于1863年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各种文物30万件,陈列展出约6.3万件。因文物大多是法老时代的珍品,故又称为“法老博物馆”。在从跨越了史前、远古、帝国及希腊和罗马等不同时期的展品中,你会欣赏到法老哈夫勒的巨大石雕像、图坦卡蒙石棺等古代珍品;你会惊叹镇馆之宝——图坦卡蒙那金碧辉煌的黄金面罩、四层黄金棺材、黄金宝座;你会为古埃及高超的木乃伊技术而完美保留下的木乃伊拉美西斯三世所折服……游览在这件件是宝物、个个是珍藏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里,我在被古埃及的文明和古埃及人的智慧所震撼之余,不禁想到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一个如此聪慧的民族,为什么没能延续它的文明?为什么没能发扬它的强盛?

透过埃及国家博物馆那一件件举世无双的珍品,我仿佛看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埃及的文明与强大已为世人瞩目之时,法老们的心思就开始更多地用在了建设金字塔、制造木乃伊、选择棺材和随葬品等上了。他们热衷的是:怎样炫耀自己的权力,把自己死后的一切打理得风光妥当;怎样帮自己寻求通向天国之路,让自己能再次复活,受人崇拜。于是从第三朝法老左塞尔第一个试图让自己的灵魂和太阳亲吻,开始为自己搭建通天之梯起,在埃及就兴起了建筑金字塔的热潮,而且代代相传。仅在开罗附近的萨卡拉就有90多座金字塔,像著名的吉萨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它的高乘以10亿,恰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用塔高乘以周长除以塔底面积,正好为圆周率π。更为绝妙的是穿过塔的子午线,刚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两半,塔高的重心恰好坐落在大陆引力之内。如此精巧的设计,是动用了全国6万多人,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可以说是耗尽了国力。再加上奢华无比的随葬品,如杜尔科门仅在位9年,他的墓中就有5万多种各式各样珍贵的随葬品,哪还有什么能力去推动国家发展与富强?哪还有什么能力去抵御外来的入侵呢?哪还有什么能力去让辉煌的文明持久不灭呢?当国家的当权者开始贪图享乐,考虑的是自己死后升天的事时,国家就会衰落,这是必然的事。社会的发展绝对是不进则退,停滞不前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世间的真理。

其实,这样的事绝非偶然。看看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几乎都是异曲同工。像中国,这个被称为东方雄狮的大国,可以说是显赫一时,可每到盛世时,当权者的奢华就会断送前程:从秦始皇不惜重金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到唐僖宗的“千金买得美人笑”,再到慈禧的抛掷万金大兴土木建造圆明园,只要是把自己的利益看重于国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安乐凌驾与社会的安危之上,就一定会导致国家走向衰落,一定会让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八国联军的侵入,赔款割地的耻辱,在所有的中国人的心里都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再辉煌的文明,再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成功属于过去,努力才有明天。把握好今天,向前看,才能再创奇迹,才能让光辉的太阳永不落。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打开一扇门时,一定会关上另一扇门。”这就是我从埃及国家博物馆中所感受到的。

 

时尚是什么?

 

时尚是什么?问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时尚是耐克,时尚是美特斯邦威,时尚是男生进厨房,时尚是《大长今》……仿佛赶上了流行,紧跟了潮流,都可以算时尚。但在我眼里,时尚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个性的张扬,绝对不是几个模特在T型台上作秀,或者是穿了几件漂亮衣裳,或者化了一个时髦的妆,就能够代表时尚了。

 

时尚·仿古

 

不知从何时起,总让人们不屑一顾的传统文化再次重登大雅之堂。“孔子节”“孔子学院”“国学教育”纷纷映入眼帘;大量的古诗词加入到中小学课本中,上海还把上海话编入了小学的课本;民间传统工艺又生龙活虎于市场;唐装、旗袍更是满街可见……本以为渐渐灭绝的民族之精华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仿古之风把几千年来的民族传统重新发扬光大。

中国人就应活出中国风。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我们本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自己五千年的文化,为什么就要崇洋?为什么就要媚外?为什么要像田青先生说的那样“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都在被我们自己无情的抛弃”?没有了自身的文化支撑,丧失本原的特性,还有精神可言?还谈什么时尚?还谈什么引领潮流?“拿来主义”必须是建立在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拿来”才能真正带动世界的时尚,就如鲁迅所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时尚就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

时尚·网络

网络与现代人就如空气、水与人的关系一样,现代的生活根本离不开网络,这本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可网络的发展让人们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生活的态度统统地展在世人的面前,如同一条条的“玻璃鱼”,在戴满了面具的世界中,尽显纯真之美。无尽的网络,给出了自由的空间,不管他人的评价,不理各种的眼光,按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心灵的理念。

无论是千万点击率的《老徐的博客》《潘石屹的博客》,还是《勃客郑渊洁》,他们都是本原我的写照,把真实的自己,毫无保留地出现在“博客”之中,喜怒哀乐任人品评。我只要随心所写,因为我是在自由的网络中展现自由的本我。

网络的自由让人们的心扉都打开了,各种的智慧在这里汇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黑色幽默的震撼力,无论是谁对谁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古风在网络中再现,中国人的智慧与幽默在这里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绽放。谁说咱中国人没有幽默感?到我们的网络中看看,那才是我们的本原,那才是我们追求的时尚幽默。

时尚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时尚·DV

现代是一个充满个性的时代,体验经济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希望充分地展示自己,DV正是这个时代时尚的宠儿。

DV摄像机是一种应用数字视频格式记录音视频数据的摄像机,每个人都可以用它自己动手拍摄,把你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每一件奇闻轶事,甚至每一次的失败与痛苦都记录下来,还一个真实生活的你。

在这里不需要化妆,不需要导演,需要的就是你,本原的你,个性化的你;在这里你可以按你的方式演绎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你的快乐,你的痛苦,畅快地张扬着属于你的青春,你的生活;在这里你还可以把你见到的一切,让你感动,让你大笑,让你难堪,……所有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有特点的东西全记录下来,给自己,给他人一些启示、一点纪念,或者是一阵笑声。不需要考虑名利,不需要顾及成败,因为它是只属于你的时尚。

时尚就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时尚是在我们的文化之中提炼出的理念,是在我们生活中展现出的智慧,是把我们的个性充分张扬出来的风格。

这就是我感悟的时尚!

 

品味孤独

 

一个人,一杯茶,一张竹桌,一把竹凳,又是一个独自品茗的黄昏。慢慢喝下一口茶,苦苦的,却唇齿留香。静静地看着那片无限好的夕阳,细细地回味着、思考着,有些忧伤、有点痛苦、更有省悟,这就是我喜欢的时刻——品味孤独。

孤独,在我们这个哪儿都喜欢凑成一席,热热闹闹,才觉是皆大欢喜的国度中,是不太被人们中意的一种心境,它总与被抛弃、寂寞相对应,是一种需要他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心境。其实“喜闹者是人云亦云、粗俗浅薄的,只有喜静者,才是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

孤独就如一剂苦口良药。在最失意、最潦倒的时候,喧闹只会加重你的痛苦。独处一室,独步一园,静下心来,慢慢地修抚伤口的剧痛,走过创伤,你会猛然发现前面又是一重灿烂的天空。就如罗曼·罗兰所说:“力量,在孤独中默默生长,成熟。”

孤独就如一支强心的镇定剂。在你最得意、最忘形的时候,鲜花与掌声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疯狂。走出尘市,漫步乡间,在无尽的田野独自思考,那一刻的孤独会让你重审已有的辉煌,冷静发热的头脑,要知道“上帝让谁灭亡,先会让谁疯狂”。

孤独就如一个超凡脱俗的炼狱。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越是不同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古语云:“居不幽者思不远,形不愁者思不广。”想博大精深必须思考,要思考就必然会痛苦、会孤独。这种源于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对人生、对社会理性的剖析,同样会造就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在孤独中,马克思的《资本论》诞生了;在孤独中,凡·高的一幅幅印象派油画画就了;在孤独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了;在孤独中,鲁迅一篇篇像匕首似投枪的文章写成了……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孤独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运。”

孤独就如一道醉人的风景。在“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身上,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路上,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景中,我们看到的是如烟、如画、如诗、如禅的美,这是一种震撼心灵深处的美,是我们那颗孤独的心中最直接的感应。

孤独就如一种独特的心境。纪伯伦说:“生活是孤独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假如没有这孤独,你就不会是你,我也不会是我。”久居闹市红尘,看惯了世事纷争,自然难以脱俗,何不去看看满天的繁星,听听天簌的音乐,让自己的思绪在孤独中自由的飘荡?去寻找本原的我,去寻觅我属于的那一季宁静的风景。“瞧,那个人!”透过尼采的惊喜,深深地品味孤独的心境。

……

品着茶,酌着酒,看着深深的大海,望着璀璨的星空,站在无垠的旷野,听着悠扬的音乐,读着哲人的遗著……人生何处不是一种孤独?这种孤独将给予你:沉静而蕴含哲理的思考,淡雅而不失魅力的辉煌。

品味孤独,就是品味人生。 


更多阅读
  • 全国十佳小作家:刘峥岩..

    2023-08-15

    查看详情
  • 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

    2022-09-22

    金载阳同学身上有着比较典型的“文学青年”的特质:涉猎宽泛,善于思考,总是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哲理和诗意.. 查看详情
  • 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

    2022-09-20

    赵婕妤的作品,体现了她对生活独到的关注、对写作富有个性的追求。她把目光投向了同龄人笔下不多见的社会群体.. 查看详情
  • 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

    2022-08-10

    吕易欣是一个文雅、有内涵的女孩。她善于观察和体验,对于身边的人和事常常有着细腻而独到的思考,能够发人所未.. 查看详情